發表文章

目前顯示的是 1月, 2022的文章

【原創】健步鳳凰徑、分流郊遊徑、二澳到大澳之二 (110P)

圖片
         分流位於香港最西南部 , 因位處珠江與太平洋水域的交界,海水會分成黃色和青色而命名。分流 有美麗的 分流東灣 海灘及 歷史遺蹟 分流炮台 、 石圍環 等 。 分流郊遊徑是鳳凰徑第七段的伸延部分,長 2.1公里,是前往 分流東灣 海灘 、 分流 西灣海灘及 分流炮台 、石圍環 等 古蹟的通道 。 11:44am 經 鳳凰徑旁 分流郊遊徑入口         我們由狗嶺涌休憩處逆行鳳凰徑第七段,到 標距柱 L072附近改行分流郊遊徑 ,兩地相距 2公里, 需時半小時 。沿郊遊徑行走的路線是: 分流郊遊徑入口 → 分流東灣沙灘 → 分流石筍 → 分流炮台 → 石圍環入口 → 分流廟灣 → 分流 西灣沙灘 →鳳凰徑 → 煎魚灣 →二澳 →大澳 。  離開鳳凰徑改行郊遊徑          在 分流郊遊徑入口 離開鳳凰徑 ,沿石級下行 , 穿越分流東灣沙灘 ,途前經分流石筍前 往分流炮台 。 沙灘入口處的郊遊徑標距柱C1601 穿越 分流 東灣 沙灘, 往分流炮台。 郊遊徑穿越沙灘後的出口 沙灘往炮台出口處 的 路標 回望分流東灣沙灘 10,   郊遊徑路旁的 洪聖古廟廢墟 往炮台途中 的 泥貭山徑 往炮台途中 遙見 「 分流石筍 」 山丘上的 「 分流石筍 」 郊遊徑途經 「 分流石筍 」之下 「 分流石筍 」近觀 「 分流石筍 」前留影 環視山頭的疊層岩石群 環視碧海的 「 跳板石 」  俯瞰 「 分流角 」石灘 20,  12:12pm 離開 石筍 重返郊遊徑 分流 石筍下方的 標距柱C1602 回首再觀 「 分流 石筍 」 12:15pm 到達分流炮台 入口處的 分流炮台 簡介    炮台位於 大嶼山 具戰略價值之西南角,用以守衛大嶼海峽(至珠江口及廣州之重要通道)。此炮台於1889年,仍由一位軍官及三十名士兵駐守,1981年 被列為古蹟。 經炮台東面圍牆往東門 分流炮台佔地兩萬平方尺 炮台的東,南及西面圍牆 炮台南面圍牆  東門內門楣半圓形 30,  炮台東門內門楣半圓形 炮台東門外 門楣一字形 炮台東面圍牆離開炮台 分流郊遊徑標距柱C1603 往石圍環的山徑入口及 標距柱C1603        分流石圓環是石器時代晚期至青銅時代的遺跡, 是一組長2.7米、寬1.7米的橢圓形結構,由約20塊未經琢磨的石塊刻意堆疊而成,排列有序。 為香港法定古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