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創】慢步「茅坪古道」&「大水井古道」 (77P十12P)
2022年6月12日(星期日)台灣同鄉會登山隊在張會長和理事戴姐的帶領下慢步「茅坪古道」&「大水井古道」。這是在連續幾天下雨後尚未放晴的週日出行, 雨後大石砌成的古道路面滑濕,為安全計我們放慢腳步,邊走邊玩,六公里多的行程,我們走了4小時45分鐘,平均每小時約走1.5公里,為此日志標題用上「慢步」來形容今次的古道之行。 「茅坪古道」是昔日村民往來沙田馬鞍山和西貢的主要通道。古道由梅子林村至茅坪坳,全長1.7公里,是一條蜿蜒於山谷之中的石砌大路,沿途綠樹林蔭,流水淙淙,是四季皆宜的遠足路線,主要景觀是:梅大石澗溪流,茅坪荒村遺跡,藤王榼藤等,皆是茅坪古道上的打卡熱點。「大水井古道」是連接茅坪和西貢大水井的古道,全長1.5公里,主要景觀是:竹林隧道和鳥瞰西貢海景和樓景,亦是四季皆宜的短程遠足路線。
「梅林洞天」一個好美的名稱
10, 是沙田汚水理廠遷入岩洞的工程
沿梅子林路上行往梅子林村
這是一條長約1.7公里的行車路
梅子林路沿途有四個避雨亭
這是只有樹木和山景的路段
10:40 到達梅子林村口,行走了50 分鐘。
按路牌指引經梅子林村
梅子林村「蜜蜂農莊」有蔬果出售
在此購買青瓜與眾共享
觀望梅子林村民居和石芽山
20, 梅子林村菜地及女婆山
隨後沿石澗溪畔上行往古道
沿途觀景打卡
溪流美色誘人,眾人留連打卡不前。
11:09am正式踏上茅坪古道
沿茅坪古道前行
茅坪古道利用大石砌成,古香古色。
古道不允車輛行駛
上山的路段要慢慢行
古道旁溪澗雨後變瀑布,帶來驚喜。
30, 滯留打卡是必然
石砌路面濕滑慢行,繼續沿古道登山。
途經茅坪廢村遺址
劉氏宗祠~古道上的唯一
再見古道旁的茅坪廢村遺址
打卡留念
繼續沿濕滑的古道登山。
12:39pm登上茅坪坳最高點
茅坪坳最高點的草坪
先去拜訪「茅坪藤王」
40, 「茅坪藤王」的側枝
參觀「藤王」後返回草坪大休
這裡是「五聯達學校遺址」
茅坪坳十字路口指路牌柱
13:12pm 重新出發
沿北港古道和大水井古道重合路段下山
下行300米到達古道分岔道口
在古道分岔道口左邊的大水井古道
50, 大水井古道也是由大石塊砌成
古道穿越樹蔭隧道
途經開陽的路段
沿大水井古道繼續下山
經大水井古道竹林隧道
大水井古道竹林隧道
大水井古道竹林隧道
大水井古道竹林隧道
大水井古道竹林隧道
60, 14:08pm即將到達大水井古道起點
大水井古道起點的大水井食水缸
下行半分鐘有告示板~馬鞍山郊遊徑終點
14:14pm經黃竹山新村麥徑登山口
沿村路往躉場路小巴站
沿黃竹山新村村路下行經茅坪村公所
經紅花村公廁
到達躉場路小巴站
經躉場路小巴站繼續下行往新景台
沿新景台村步道往西貢公路
70, 新界西貢新景台村
新界西貢新景台村路牌
走出新景台村繼續沿石階下行
到達西貢公路翠塘花園巴士站
巴士站旁有小巴站
我們乘101M小巴到坑口總站結束行程
在坑口去東港城「壹匯」酒樓午餐
度過又一個歡樂美滿的星期天
附: 行山途中拍攝的植物
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