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創】漫步碧珊徑往薄扶林水塘(100P)
碧珊徑位於香港島龍虎山山腰,龍虎山郊野公園的邊緣,起點在干德道尾旭龢道寶珊道附近,連接龍虎山環境教育中心、香港大學、薄扶林道及瑪麗醫院,以瑪麗醫院下的公路為終點,長約3公里。碧珊徑為林蔭下的麻石小徑,橫排的麻石板下是二級歷史建築「薄扶林輸水管」(薄扶林水塘往西環舊瀘水廠的輸水管)。碧珊徑平坦易行,途中有不少休憩設施,是老幼皆宜的遠足徑。
薄扶林水塘於1863年建成,是香港的第一個水塘,位於薄扶林郊野公園,香港島薄扶林鋼綫灣對上,西高山和奇力山之間的薄扶林谷。水塘內有多項建築物包括薄扶林水塘前看守員房舍、量水站及四座石橋均為香港的法定古蹟。 今次我們由香港大學起步東行,走香港中西區龍虎山下的碧珊徑和薄扶林道往薄扶林水塘,路線是:香港大學大學道→旭龢道→碧珊徑→瑪麗醫院→薄扶林道→瑪麗醫院→心光學校→嘉林閣→薄扶林水塘道→薄扶林水塘→伯大尼演藝學院。全程約7公里,難度一顆星,需時約2.5 小時。
由薄扶林水塘到香港巿區及九龍的巴士路線
交通 | 路線 | 上車點 | 備註 |
37A巴士 | 中環 ⇔ 置富花園 | 薄扶林水塘道 | 循環線 |
40號巴士 | 灣仔北 ⇔ 華富(北) | 薄扶林水塘道 | |
40M巴士 | 灣仔北 ⇔ 華富(北) | 薄扶林水塘道 | |
90B巴士 | 金鐘(東) ⇔ 海怡半島 | 薄扶林水塘道 | |
970號巴士 | 蘇屋 ⇔ 數碼港 | 薄扶林水塘道 |
當天在香港大學港鐵站A出口匯合
香港大學港鐵站A出口
沿港鐵站A出口隧道去乘電梯
乘電梯在這裡分流,乘往A2出口的電梯。
乘電梯上到A2出口的黃克競樓旁
10, 走黃克競樓側的樓梯
走樓梯到下面的大學道上
沿大學道上行往旭龢道出口
沿香港大學道上行經濾水廠輸水管
大學道橫越濾水廠的輸水管之上
經藍色房頂的「柏立基學院」
到大學道起點接旭龢道交匯處
大學道與旭龢道交匯處的配水庫
沿旭龢道上行經「赫頓大廈」
旭龢道15號「赫頓大廈」
旭龢道15號是於1923年修建的一幢車房石寓,為三級歷史建築物。經多次翻新己變成香港外國記者會的會所及私房菜餐廳。
20, 旭龢道公廁
「碧珊徑入口」
位於碧珊徑公廁旁,入口斜對面是碧珊徑休憩處。
沿旭龢道旁往碧珊徑的樓梯下行
石梯右邊的自然環境教育中心
龍虎山環境教育中心的前身是1914-1919年期間俢建的西環濾水廠員工宿舍宿舍。現在由香港大學負責營運,向公眾免費提供一些關於環保、岩石、自然標本及生物多樣性的主題展覽。
龍虎山環境教育中心
在教育中心前左轉步入碧珊徑小橋
碧珊徑是在輸水管道上修築的小徑
碧珊徑旁邊的小橋流水
經郊游地點及空心枯樹樁
沿石澗旁山徑上行可往郊野公園
碧珊徑旁的「龍虎石澗」
龍虎石澗旁是龍虎山瀑布的下游
龍虎石澗上的碧珊徑水泥橋
10:26am離開龍虎石澗繼續前行
途中可遙望昂船洲大橋
沿碧珊徑前行
繼續沿碧珊徑前行
經碧珊徑碧綠的護土牆
碧綠青苔美化的護土牆
經二戰時期遺留的軍事設置
60, 視野開闊遙望海景
10:42am 到達碧珊徑終點路牌
經路牌下行到薄扶林道往左行
沿薄扶林道左行往薄扶林水塘
沿薄扶林道左行經瑪麗麗院
經瑪麗醫院車路路口
薄扶林道近瑪麗醫院公廁
瑪麗醫院行政大樓教授樓及護士學校
薄扶林道「心光學校」
薄扶林道「心光恩望學校」
70, 薄扶林道「嘉林閣巴士站」
經往「大學堂宿舍」車路路口
到達「薄扶林水塘道」
沿「薄扶林水塘道」上行
經「香港傷健協會賽馬會傷健營」
11:18am到達「薄扶林水塘」
在「薄扶林水塘」避雨棚休憩
「薄扶林水塘」水壩及奇力山
「郊野公園薄扶林管站」
「薄扶林水塘」
80, 「薄扶林郊野公園」
離開水塘經「水務職員宿舍」
回到薄扶林道
去對面的伯大尼古蹟校園參觀
進校園參觀,有路牌指引。
電影電視學院大樓長廊
經長廊外通道往包玉剛禮堂
電影電視學院大樓
電影電視學院大樓正門門廊
包玉剛禮堂
90, 電影電視學院大樓走廊
在古蹟校園外巴士站乘車往香港大學
乘37B號巴士到香港大學百周年校園站
在百周年校園站下車往港鐵站
由港鐵站C1出入口進入
沿港鐵站內隧道往C2出口出站
C2出口出站往卑路乍街午餐
香港大學港鐵站C2出口
香港大學港鐵站C2出口旁的西寶城
香港大學港鐵站C2出口前的卑路乍街
12:25pm到卑路乍街德記菜館午餐,
漫步碧珊徑之行到此圓滿結束。
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