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創】漫步大欖郊野公園大欖自然教育徑和大棠自然教育徑(78P)
大欖自然教育徑和大棠自然教育徑是位於大欖郊野公園的兩條郊遊路線。「大欖自然教育徑」起點在元朗大棠的伯公坳,經大欖涌水塘東部,沿途景色優美,到荃灣深井沉淀池止,長9.5公里,是香港最長的自然教育徑。
大棠自然教育徑位於元朗大棠,起點在大棠燒烤場,終點位於郊野公園大棠管站對面,長約2.6 公里,教育徑沿途設有二十個介紹點,主要介紹附近的景色、沿途可見到的樹木和地理景點。
2022年9月15日,我們相邀前往元朗大棠行山,行走大欖及大棠自然教育徑的部分路段。當天早上乘車至大棠山道停車場,由停車場起步往大欖自然教育徑,至吉慶橋郊遊地點後走元荃古道往東白虎坳,然後轉行大棠自然教育徑往郊野公園大棠管理站,原路回到停車場結束行程。路線:大棠山道停車場>大棠郊野公園管理站>大欖林道~伯公坳段>大欖自然教育徑>吉慶橋>元荃古道>東白虎坳>大棠自然教育徑終點>大棠山道停車場。全程約7 公里,難度1.5顆星,需時2.5 小時。
當天早上開車到大棠山道停車場
由停車場起步
經大欖林道~大棠段起點閘口
經林道~大棠段往公廁分岔路口
10, 經林道旁的大棠管理站
經大棠自然教育徑終點前的路牌
到大欖自然教育徑,還要走2公里。
經大欖自然教育徑招牌,走了25分鐘。
經招牌前方岔路口時往右行。
往右沿林道~伯公坳段前行
大欖林道~伯公坳段的傳意牌
大欖自然教育徑起點~伯公坳
伯公坳的涼亭及路牌
按路牌指引,沿涼亭對面的樓梯下行。
20, 樓梯左側是伯公坳城門洞
樓梯對面佛祖廟側的教育徑路牌
沿右邊樓梯繼續下行
右邊樓梯往大欖涌水塘的路牌
石樓梯末端接泥路山徑。
大欖自然教育徑首段的泥路山徑
泥路山徑沿途有林木遮蔭
大欖自然教育徑旁的解說牌
途經白千層樹林
白千層樹林
30, 11:01am到達山徑接林道出口
大欖自然教育徑首段山徑長約700米
教育徑由山徑轉入大欖林道
與林道重合路段的教育徑路牌
沿林道下行5分鐘到休憩處小憩
吉慶橋橋頭的吉慶橋告示板
吉慶橋簡介
位於香港屯門區大欖郊野公園內。吉慶橋在1920年代青山公路建成之前,是橫跨大欖山區的小徑必經之處,為元朗至荃灣的主要通道。
40, 香港新界大棠「吉慶橋 」
香港屯門大棠「七渡河 」
昔日七渡河附近共有七處跨越溪澗的小渡橋,故得其名。
「七渡河」下游接大欖涌水塘北端
大欖涌水塘紀念碑及消防有蓋水池
吉慶橋休憩處和有蓋消防水池
大欖林道大棠段旁元荃古道入口
元荃古道是昔日香港新界村民往返荃灣及元朗的古老山徑,當年元朗十八鄉一帶的村民沿該古道把農作物運往荃灣的市集以換取日用品。 現時元荃古道位於大欖郊野公園的部分為漁農自然護理署所管轄,並稱之為元荃古道郊遊徑。
元荃古道入口指路牌
元荃古道防止單車進入的木樁
元荃古道旁的溪澗
元荃古道沿途有林木蔽蔭
50, 再經防止單車進入的木樁
隨後爬一段長樓梯往白虎坳
白虎坳(海拔136米)又稱東白虎坳
白虎坳的白虎坳廟。
白虎坳的神壇
經白虎坳的下山路段
是荃元古道與大棠自然教育徑的重合路段。
隨後在岔路登山行大棠自然教育徑
由岔路口爬長樓梯後到達山脊
在山脊梁旁的條凳休息
山脊梁西側的樹林
60, 舉目遠眺元朗平原。
繼續沿山脊前行
大棠自然教育徑沿途的傳意牌~採泥區
大棠自然教育徑上的傳意牌~山火瞭望台
位於教育徑道旁的傳意牌
傳意牌~試驗林
試驗成功的種植品種包括耳果相思、大葉相思、台灣相思、木麻黃、愛氏松及紅膠木,已在受沖刷影響地區廣泛種植。
位於教育徑道旁的傳意牌~愛氏松
愛氏松
油杉
教育徑道旁的傳意牌
70, 教育徑岔道旁的路牌
此地距教育徑終點僅300 米
12:46pm 到達教育徑終點
教育徑終點地圖板上的地圖
由教育徑終點到巴士站尚距2.2 公里
原路返回停車場,再經大棠管理站。
再經岔路口的健身角往公廁
入公廁換衫後結束行程,乘車去午餐。
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