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創] 由香港大學經碧珊徑往薄扶林水塘(90P)

  港澳台灣同鄉會登山隊歇暑一個半月之後,於9月18日恢復活動,選擇由香港大學經碧珊徑往薄扶林水塘,這是一條平坦易行有樹蔭的合家歡遠足路線當天早上在港鐵香港大學站A2出口集合,行走路線:香港大學港鐵站>大學道>旭龢道>碧珊徑>瑪麗麗院>薄扶林道>薄扶林水塘道>薄扶林水塘>香港大學堂宿舍>薄扶林水塘巴士站。長約7公里,難度一顆星,需時2.5小時。
  薄扶林水塘位於香港島西高山和奇力山之間的薄扶林谷1863年落成,是香港的首個水塘,總儲水量約為26萬立方米。水塘內有多項建築物包括薄扶林水塘前看守員房舍、量水站及四座石橋均為香港的法定古蹟。

早上在港鐵香港大學站A2出口集合

9:25am起步,沿樓梯走到黃克競樓下。

小門,穿過黃克競樓下走廊。

沿大樓後的大學道車路向左行。

遇分岔路時,沿右邊的馬路走。

途經大學道旁的柏立基學院

10,  隨即抵達大學道出口接旭龢道

大學道出口旁是西環配水庫

在「西環配水庫」前橫過旭龢道

沿旭龢道左邊行人道走赫頓大廈
  赫頓大廈原址是1923年修一幢車房石寓,為三級歷史建築物經重建己變成大廈。

數分鐘後可見到車路對面的旭龢道公廁

碧珊徑入口就在公廁旁的欄杆處

由欄杆處下行經龍虎山教育中心

龍虎山教育中心前的碧珊徑起點

碧珊徑起點的路牌

碧珊徑是在輸水管道上修築的小徑

20,  小徑用長條形的花崗岩石板鋪成

小徑旁有防護欄杆

不少休憩設施。

小徑經香港大學教學樓上方

往香港大學的下山樓梯入口

經上山往克頓道和松林炮台的路口

經徑旁的第二座涼亭及休憩地點

在第二座涼亭休息片刻

繼續行程經石將軍

繼續前行

 30, 沿途有多條源自龍虎山的溪澗

經溪澗上的石橋

石橋右側有岔路下山往蒲飛路

繼續前行,再經一小橋。

橋下是源自龍虎山的無名溪澗之一

但這個溪澗上的小橋卻具百年歷史

前行1分鐘經往中草藥園的路口

徑經中草藥園和克頓道可到山頂

經岔路口再前行一分鐘

經往薄扶林道遊樂場的下山路口

40,  往遊樂場路口前方的龍虎石澗

龍虎石澗
龍虎石澗源自西高山北面山峽,故又稱西高北坑,澗中流水潺潺,石壁上有石刻。

去到龍虎石澗休憩

觀景及嬉水

專注打卡

返回石澗上的碧珊徑石橋

經石橋繼續前行往瑪麗醫院

往瑪麗醫院途中的開闊路段

遙望摩星嶺(海拔260米)

再經過一座溪澗上的石橋

50,  前面就是瑪麗醫院臨床病理大樓

維修中的瑪麗醫院臨床病理大樓

10:50am到碧珊徑終點,下接薄扶林道。

在碧珊徑終點左轉走薄扶林道

沿薄扶林道南行,往薄扶林水塘。

薄扶林道近瑪麗醫院公廁及巴士站

沿薄扶林道繼續南行

心光恩望學校

經香港大學玫瑰邨
  建於1926年,是一座明亮整潔的白色府邸,現屬香港大學的二級歷史建築物,採用新喬治時代建築風格,現為港大員工宿舍。

經薄扶林道138號新建樓盤

60,  經薄扶林道137號嘉林閣

經薄扶林道142號大學堂」車路入口

經薄扶林道142號大學堂」護土牆

到達薄扶林水塘道

沿水塘道上行到水塘閘門旁

薄扶林水塘

薄扶林水塘招牌,閘門及涼亭。

薄扶林水塘閘門及涼亭

薄扶林水塘水壩

薄扶林水塘水務署職員宿舍

70,  薄扶林郊野公園閘口

薄扶林郊野公園閘口前合影

原路返回經大學堂步道入口。

沿步道大學堂參觀打卡。

由此小門進入大學堂

大學堂石刻招牌
  大學堂建於1861年,當時取名杜格拉斯城堡,是香港僅存擁有城堡外貌的建築之一,為香港法定古跡,現在是香港大學的男生宿舍。

大學堂」正門
  大學堂宏偉的建築及優雅的梯級,內部則有古色古香的飯堂及螺旋式樓梯。

正門台階兩旁的一對「四不像」

大學堂
一幢城堡外貌宏偉而華麗的建築,已列為香港法定古跡。 

大學堂」前停車場

80, 「大學堂」側面

離開大學堂」往門洞的步道

大學堂」的大門門洞

原路返回到薄扶林水塘道上

橫過薄扶林道

薄扶林水塘道巴士站乘車,結束行程。

乘巴士到香港大學下車

進香港大學站,從C2出口出站。

到卑路乍街德記潮州菜館」午餐

 感謝龐副會長埋單!

90, 餐後各自乘車回府,一個歡愉的周日。

留言

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

【原創】到西貢長山賞「西貢千島湖」美景(61P)

【原創】到流水響賞紅葉,漫步流水響郊遊徑到鶴藪(69P)

【原創】由康城站出發豋三尖之釣魚翁(65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