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創】漫步九龍水塘引水道及紅梅谷教育徑(74P)

  港澳台灣同鄉會登山隊2022年11月13日(星期天)的行程是漫步九龍水塘引水道及紅梅谷教育徑。當天早上在荔枝角地鐵站A出口集合,到長沙灣廣場巴士總站乘72號巴士,於大埔道九龍水塘站下車。走行人天橋橫過車路後右行,即是九龍水塘引水渠道流入水塘的出水口,亦是衛奕信徑第5 段的終點。以此地為起步點,逆引水道而行(亦是逆行衛奕信第5段)再接走紅梅谷自然教育徑和紅梅谷道往大圍港鐵站。全程約6公里,難度1顆星,我們以郊遊的步伐慢行,用3小時完成行程。

            紅梅谷自然教育徑位於獅子山郊野公園內,全長約1.3公里,每年五、六月,滿谷都是嫣紅的水楊梅,故有「紅梅谷」之稱紅梅谷內興建了多個燒烤場地而且鄰近望夫石,因此紅梅谷一帶的晨運客與遊人絡繹不絕。我們逆教育徑尾段與引水道的重合路段而,離開引水道後繼續行至教育徑起點,接走紅梅谷路到隆亨邨商場酒樓午餐,餐後沿紅梅路到大圍港鐵站結束行程。

當天早上在荔枝角港鐵站A出口集合

隨後在長沙灣廣場巴士站候車

乘72號巴士到九龍水塘站

下車後經衛奕信徑第6段起點逆行

前往行人天橋橫過大埔道

橫過大埔道即步入衛奕信徑第5 段

10,  在行人天橋橋頭拍攝來路

衛奕信徑第5段的終點&引水渠的終端

引水渠流入水塘的出口經大埔道下

隨後逆九龍水塘引水渠而行

引水渠沿途建有多個涼亭

引水渠道平坦寬敞

引水渠旁建有鐵欄杆

再經過一個涼亭

四方涼亭內設兩個長靠椅

沿途景色~高壓輸電鐵塔

20,  沙田嶺隧道

九龍水塘引水渠道

引水渠道旁大樹

大樹下好乘涼

引水道與衛徑第5段重合的路段

慢步引水道

慢步引水道與衛徑第5 段重合路段上

經衛徑第5段標距柱W059

在引水道上望沙田濾水廠和顯徑邨

依欄扞打卡

30,  途經引水道旁的第三座涼亭

引水道旁的廣角鏡


跨越石澗的便橋

引水道旁大樹上的馬騮母子

途經引水道旁的第四座涼亭

在涼亭休息等候

來到引水道溢洪口上合影

引水道跨過石澗的便橋

經衛奕信徑第5 段標距柱W057

40,  引水道旁的廣角鏡

仰望馬騮頭峰

引水道欄杆旁打卡

經衛奕信徑第5 段標距柱W056
 

衛奕信徑與引水道的重合路段

衛奕信徑旁的乾隆古道入口

俯瞰獅子山隧道收費站

俯瞰隧道收費站&顯徑邨

在馬騮雕像涼亭休息15分鐘

俯瞰沙田樓景

50,  引水道與紅梅谷教育徑交匯處

引水道與紅梅谷教育徑重合路段路牌


引水道與紅梅谷教育徑重合路段

引水道與紅梅谷教育徑重合路段

引水道與紅梅谷教育徑重合路段

引水道上的水務署設施

引水道與紅梅谷教育徑交匯處

紅梅谷教育徑資訊牌

交匯處沿教育徑下行

經教育徑經燒烤場入口處

60,  沙田紅梅谷燒烤場

紅梅谷自然教育徑&燒烤場

紅梅谷自然教育徑

紅梅谷燒烤場牌坊

紅梅谷燒烤場牌坊側告示板

走牌坊告示板側樓梯到紅梅谷路

沿樓梯下行到紅梅谷路上

沿紅梅谷路下行經松柏路口

沿紅梅谷路下行往隆亨邨

到達沙田大圍隆亨邨

70,  大圍隆亨邨隆亨商場

大圍隆亨邨福盈酒家

在福盈酒家午餐

餐後沿紅梅谷路到大圍港鐵站

進入大圍港鐵站乘車回家,歡悅的一天!

留言

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

【原創】到西貢長山賞「西貢千島湖」美景(61P)

【原創】到流水響賞紅葉,漫步流水響郊遊徑到鶴藪(69P)

【原創】由康城站出發豋三尖之釣魚翁(65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