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創】漫步元朗大棠楓香林賞紅葉(85P)
大棠楓香林位於新界元朗大欖郊野公園內,是香港賞紅葉的勝地和冬季最熱門的打卡地點之一。每年秋冬季節大棠山道兩旁的楓香樹葉開始換上紅色新衣,吸引巿民及遊客前往觀賞紅葉,此時港鐵亦會開設「大棠特快賞紅葉專車」,由朗屏開出直達大棠山道避雨亭前。
2024年元月7日,港澳台灣同鄉會登山隊聯同香港文化遊一行20 人「漫步元朗大棠楓香林賞紅葉」,當天早上在朗屏西鐵站B出口集合,9:40am起步,走行人天橋往朗邨悅屏樓K66A臨時巴士站乘「大棠特快賞紅葉專車」,於10:08am到達大棠山道避雨亭前終點站下車,車程22分鐘。今次的行山路線是:朗屏西鐵站(乘K66A巴士)>大棠山道避雨亭>大欖郊野公園大棠燒烤場>大欖林道-大棠段>大棠楓香林>吉慶橋>伯公坳>大棠谷>大棠有機生態園>大棠山道巴士站(乘小巴)>元朗西鐵站。全程約9公里,難度1.5顆星,需時3.5小時,我們用4.5小時完成。
9:40am於朗屏站起步往K66A巴士站
走行人天橋往悅屏樓K66A臨時巴士站
朗屏邨悅屏樓K66A臨時巴士站
乘大棠特快紅葉専車往大棠山道
10:10am由避雨亭前沿大棠山道上行
經賽馬會大棠度假村對面涼亭
10, 到達「大欖郊野公園」
大欖郊野公園佔地5,412公頃,是香港面積第二大的郊野公園,公園範圍內有12條著名的自然教育徑和登山徑,通往楓香林和千島湖等景點。
進入大欖郊野公園,往大棠燒烤場。
大棠燒烤場&涼亭
位於大棠燒烤場一側的觀景台
觀景台原名「十八鄉全景觀景台」
戴敎授介紹元朗十八鄉
在觀景台遙望十八鄉西和元朗巿中心
遙望十八鄉東和元朗巿中心
離開觀景台繼續沿大棠山道上行
沿大棠山道上行往大棠楓香林
20, 步入大欖林道的岩石露頭處打卡。
沿大欖林道上行,經大棠苗圃。
經郊野公園分區工場及貨倉
經郊野公園大棠自然敎育徑牌坊前
未到楓香林已見林道旁的楓香葉紅
這是大棠段旁最紅的楓香葉
到達大棠楓香林涼亭
戴敎授講解楓香與楓樹的知識
楓香林中樹葉變紅的少數植株
許多楓香樹葉未紅已落葉
30, 離開大棠楓香林往吉慶橋途中
車路旁樹葉變紅的楓香樹
往吉慶橋的車路屬大欖林道-大棠段
在往吉慶橋的車路上停下打卡
到達吉慶橋大草坪休憩處
我們在此大休,分享水果及零食。
元朗大棠「吉慶橋」
吉慶橋位於大欖郊野公園內,建於七渡河河口上,是元朗至荃灣的主要通道。七渡河為附近數條山澗的交匯處,水流湍急,為便利行旅,當地人士於1871年集資興建了這座橋。1950年代興建大欖涌水塘時,吉慶橋獲得重修。昔日七渡河附近共有七處跨越溪澗的小渡橋,故得其名。
「吉慶橋」旁的珠江水出水口
觀看大陸珠江水注入大欖涌水塘
40, 在注入珠江水的出水口旁打卡
準備離開吉慶橋來到地圖板處
在地圖板前聽戴敎授講解
離開吉慶橋原路返回到往伯公坳路口
往伯公坳的路口在大欖林道左側
往伯公坳沿大欖自然敎育徑前行
沿大欖自然敎育徑前行0.7公里
沿大欖自然敎育徑上行
到達元朗大棠伯公坳
在伯公坳合影後往大棠谷
50, 穿過伯公坳門洞沿長階梯下行。
往大棠谷途中經路旁的落羽松林
往大棠谷途中
經大棠谷入口的路牌
大棠谷廣闊的草坪
有供遊人休間的設施
大棠谷旁潺潺流淌的小溪
經小溪上的小橋離開大棠谷
離開大棠谷往大棠有機生態園
60, 往大棠有機生態園途中
途中遙望元朗巿中區樓景
經大棠有機生態園的果園
大棠有機生態園果園中的波羅蜜樹
經大棠有機生態園的果園
來到生態園禪文化公園後方入口
禪宗慧能朝聖基地
有機生態園噴水池
70, 有機生態園噴水池和湖心亭
有機生態園噴水池畔
有機生態園的飯堂和小賣部,
往生態園正門,大路旁禽舍的孔雀。
80, 往生態園正門,大路旁鮮花怒放。
生態園正門前方的巨幅標語
生態園導遊圖
離開生態園,沿正門左邊車路上行。
經「浩氣參天」牌樓往巴士站。
出牌樓左右皆可往巴士站,我們選右路。
80, 走小道往巴士站仰望道旁電塔。
往巴士站途中先往餐館填肚
到達棠人街餐館,由後門進入。
棠人街餐館招牌菜「荔枝柴燒雞」
90, 在大棠「棠人街餐館」午餐,
飲藍妹,品嚐「荔枝柴燒雞」。
餐後乘港鐵回府,行程圓滿結束!
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