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創】迎新春到黃大仙祠、法藏寺和慈雲閣觀光(77P)
黃大仙祠全稱赤松黃大仙祠或嗇色園黃大仙祠,是香港著名的廟宇,位於九龍黃大仙,創立於1921年。廟宇主要供奉道教著名神祇黃初平,另亦有供奉儒、佛兩教的神祇。儒、釋、道三教合一是黃大仙祠的一大特色。黃大仙祠終年香火鼎盛,慕名而來的善信及中外遊客絡繹不絕。
「慈雲山法藏寺」是香港著名的佛寺,位於九龍黃大仙區慈雲山沙田坳道175號,鄰近獅子山東麓,始創於1948年,至今已有76年歷史。寺院供奉三寶佛,為三進式結構,最前為哼哈殿,內有哼哈二將神像;之後是天王殿及韋馱殿分別供奉彌勒佛、韋馱菩薩及四大天王,最後為大雄寶殿、左右偏殿為觀音殿及伽藍殿。
「慈雲閣」位於九龍慈雲山慈雲山道150號,是一座德教的廟宇,始建於1967 年,有57年歷史。德教是中國古代的宗教,以儒及道家為道德準則,並融匯佛教、耶教、回教三大宗敎經典作為其教義。「慈雲閣」供奉「三清」鴻鈞老祖、觀音、宋禪祖師及張老伯等諸位神祇,並設有八仙和龍王等40 多位神明雕像的「古國神廊」。廟宇設神像區、頌經堂,並擺放諸神的神像雕塑和浮雕壁畫,供善信參拜及遊人參觀。此外,在慈雲閣的露天大平台可眺望香港和九龍一帶的風光,是香港九龍地區別具一格的遊覽勝地。
1985年慈雲閣成立有限公司,正式成為香港的骨灰龕營運商及慈善機構,曾在玉樹地震發生時捐出一百萬港幣,並在香港和中國內地廣東省等地參與公益事業,共捐出十億港幣、在香港沙士期間捐出港幣20萬、贈醫施藥。
當天9:00am在港鐵黃大仙站集合
出發到黃大仙祠參觀
到達黃大仙前廣場聽戴教授介紹
黃大仙祠前廣場的慶國慶彩燈
在黃大仙祠前大合照
進入黃大仙祠摸摸入口處的麒麟鼻子
黃大仙祠正門內的「靈官殿」
黃大仙祠內孔道門前的龍、鳳彩燈。
黃大仙祠孔道門前的「祥龍彩燈」
黃大仙祠孔道門前的「鳳凰彩燈」
黃大仙祠「十二生肖」銅雕及參神平台
黃大仙祠「十二生肖」銅雕之龍
黃大仙祠大殿前「金華分蹟」牌坊。
黃大仙祠大殿前「五彩雲龍」階石。
黃大仙祠「福德殿」
赤松黃仙祠「大殿」
赤松黃仙祠「大殿」
赤松黃仙祠大殿「觀自在」
黃大仙祠「三聖堂」觀音、呂祖、關帝。
「三聖堂」供奉的觀世音菩薩
黃大仙祠「大仙成道」長廊銅雕壁畫
黃大仙祠「玉液池」和「盂香亭」
黃大仙祠「意密堂」和「麟閣」。
黃大仙祠「麟閣」奉祀孔聖先師。
從心苑「二仙井」和「仙鄉吉羊群」
從心苑「二仙井井圏銘」
黃大仙祠「從心苑」
黃大仙祠「從心苑」長廊
黃大仙祠「觀世音菩薩」雕像
黃大仙祠「從心苑涼亭」
黃大仙祠「從心苑」石拱橋
離開黃大仙祠前聽戴教授講行程
離開黃大仙祠到小巴總站乘車去法藏寺
香港慈雲山「法藏寺」
香港慈雲山法藏寺「哼哈殿」
慈雲山法藏寺哼哈殿「密跡金剛」
慈雲山法藏寺哼哈殿「那羅廷王」
香港慈雲山法藏寺「天王殿」
香港慈雲山法藏寺「天王殿」
香港慈雲山法藏寺「韋馱殿」
慈雲山法藏寺「韋馱尊天菩薩」
香港慈雲山法藏寺「大雄寶殿」
大雄寶殿供奉如來佛、藥師菩薩、阿彌陀佛。
慈雲山法藏寺「伽藍殿」供奉關聖公
慈雲山法藏寺「觀音殿」
法藏寺「觀音殿」供奉觀世音菩薩
觀世音菩薩
經慈雲山「沙田坳邨」
到達慈雲山「慈雲閣」
拾級而上進「慈雲閣」參觀
「慈雲閣」的守門人是兩名印度人
慈雲山「古國神廊」
慈雲山「古國神廊」
八仙和龍王等40多尊神明塑像
慈雲山「古國神廊」
北極真武玄天上帝和南極皇天大帝
慈雲閣「神話故事人物」雕像
慈雲閣「招利祠」供奉招利聖君
慈雲閣「封神演義」壁畫
慈雲閣「24孝故事」壁畫
慈雲閣「諸神故事」壁畫
慈雲閣「清虛天宮」
供奉太上老君、源君老祖、黃石先師。
慈雲閣「太上老君」塑像
慈雲閣「二龍戲珠」雕塑
慈雲閣「世鏗亭」
離開慈雲閣往慈雲山中心
經慈雲山路往慈雲山中心
到達慈雲山中心「百匯軒」
在「百匯軒」飲茶
飲茶後乘小巴往鑽石山結束行程
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