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創】行媽騰古道往荔枝窩走印洲塘郊遊徑返烏蛟騰(100P)
「媽騰古道」昔日是村民背負農產品往來大埔墟和東和墟(現在的沙頭角)的要道,而「荔谷古道」是連接荔枝窩與谷埔兩大客家村的重要路線。由烏蛟騰行媽騰古道接走荔谷古道去荔枝窩村參觀空心樹、連理樹及五指樟,行程為4.5公里,約需兩個小時。
由荔枝窩村走印洲塘郊遊徑,經三椏村、上、下苗田及九担租返烏蛟騰,全程8公里,需時約2.5 小時。
2025年4月3日(星期四)我們一行5人,在大埔墟站乘20D小巴到烏蛟騰行山,走媽騰古道往荔枝窩參觀空心樹、連理樹(绞殺樹)和五指樟,再逆行印洲塘郊遊徑返回烏蛟騰,仍乘20D小巴回到大埔墟站結束行程。
今次的行山路線是:大埔墟站(乘20D小巴)→烏蛟騰→亞媽笏→分水凹→荔枝窩→荔枝窩觀景台→三椏村→三椏涌→上、下苗田→九担租→烏蛟騰(乘20D小巴)→大埔墟站(結束行程)。全程12,5公里,難度2顆星,我們用7小時完成(含在荔枝窩午餐耽誤了2小時20 分鐘)。
在大埔墟站乘20D小巴到烏蛟騰
按小巴站旁的指路牌往亞媽笏
按指路牌走左邊步道往媽騰古道
往媽騰古道途經小溪
到達烏蛟騰郊遊徑和媽騰古道起點
媽騰古道起點的路牌
烏蛟騰郊遊徑和媽騰古道的重疊路線
沿媽騰古道石階梯上山
登山半小時到達分岔路口離開郊遊徑
途經亞媽笏後的下山步道
經媽騰古道觀景台遙望印洲塘風光
觀景台位於媽騰古道分水凹上方
11:35am到媽騰古道終點分水凹
媽騰古道終點分水凹的指路牌
分水凹接走「荔谷古道」往荔枝窩
沿荔谷古道往荔枝窩經珠門田路口
荔谷古道上的工字形條石步道
在距荔枝窩250 米路牌前走左邊樓梯
左邊樓梯口的「荔谷古道」招牌
走左邊樓梯去五指樟打卡
在荔枝窩「五指樟」樹下打卡
離開五指樟往絞殺榕/連理樹
荔枝窩絞殺榕/連理樹下
風水林現為荔枝窩特別地區
離開風水林往村口大榕樹下的土地廟
由正門進入荔枝窩村
到荔枝窩村「二伯士多」午餐
午餐後啓程經協天宫前廣場
橫過小橋走自然步道往三椏村
經自然步道旁的「銀柴古樹林」
在分岔路口轉右往三椏村
途經荔枝窩觀景台
觀景台入口旁有地圖告示板和歡迎牌
印洲塘郊遊徑地圖告示板
在這裡可遙望深圳鹽田港
遙望荔枝窩渡輪碼頭
遙望有紅色岩石,是打卡熱點。
現在沿印洲塘郊遊往三椏村
沿印洲塘郊遊經三椏村返回烏蛟騰
經印洲塘郊遊徑標距柱C2713
標距柱C2713的路段
經印洲塘郊遊徑標距柱C2712
距三椏村還有一公里
經三椏村「合益蜂場」士多
經三椏村「曾氏家祠」
經「三椏公廁」
經往「西流江」步道路口
按十字路口上指路牌往三椏涌
三椏灣
沿三椏灣海岸邊步道前往三椏涌
回往三椏村及牛屎湖山
經印洲塘郊遊徑標距柱C2710
到達「紅石地貌觀賞區」
經「紅石地貌觀賞區」
「紅石地貌觀賞區」的紅色岩石
「三椏涌」的紅樹林及紅色岩石
經印洲塘郊遊徑標距柱C2709
到達「三椏涌」
「三椏涌」的紅樹林
「三椏涌」的紅色岩石
紅色岩石
「三椏涌」石碑
經「三椏涌」的「苗三古道」路口
「苗三古道」路口的路牌
經標距柱C2708
印洲塘郊遊徑旁的屋基遺址
印洲塘郊遊徑上的小橋
經印洲塘郊遊徑標距柱C2707
經印洲塘郊遊徑標距柱C2706
沿一段坡路上行到坡頂
到達「苗三石澗」
苗三石澗招牌及路牌
苗三石澗招牌旁是往大峒的路口
經「下苗田」石碑
「下苗田」村屋遺跡
經上坡樓梯旁的標距柱C2705
標距柱C2705旁的上坡路段
再經一座小石橋
經上苗田石碑
經上、下苗田路牌
經上、下苗田往九担租
往九担租中途的休息地點
經印洲塘郊遊徑標距柱C2703
標距柱C2703的路段
分岔路口往犁頭石的石碑
往犁頭石和三椏村石碑
經印洲塘郊遊徑上的一座小石橋
經印洲塘郊遊徑標距柱C2702
「九担租村」
經印洲塘郊遊旁「九担租」路碑
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