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創】同鄉會登山隊健步石梨貝九龍群水塘&金山家樂徑(81P)
石梨貝九龍群水塘是三個冠以九龍為名的水塘: 九龍水塘, 九龍副水塘, 九龍接收水塘及石梨貝水塘的合稱, 是位於金山郊野公園之內的四個水塘。水塘群雖然冠以九龍為名, 其實行政區劃上與石梨貝水塘一樣, 並不在九龍區地域內, 而是座落於新界的沙田區西南部, 這三個冠以九龍的水塘, 連同旁邊的石梨貝水塘人們習慣性的稱之為: 「九龍水塘群」。
石梨貝水塘於1923年興建, 座落於新界葵青區石梨貝( 石籬 )東南 , 沙田區之西南部, 鄰近九龍水塘, 九龍副水塘及九龍接收水塘, 故視其為九龍水塘群之一員。 水塘間有郊遊徑, 樹木研習徑或山徑相連, 利用這些通道可以一次遊走四個水塘, 行程約5公里, 一個半小時可以走完全程。
九龍水塘是香港於1910年興建的第四個水塘,解決了當時九龍半島人口不斷增加缺乏食水的問題。水塘已有一百一十多年歷史, 水塘的五項構建物,包括主壩、主壩水掣房和記錄儀器房等,已被列為香港法定古蹟。
今次的行走路線: 荔枝角長沙灣廣場(乘車)→石梨貝水塘巴士站→長源路→九龍副水塘→九龍接收水塘→石梨貝水塘→金山路→金山家樂徑→金山路→九龍水塘→大埔道(乘車)→荔枝角長沙灣廣場, 全程約7公里, 難度一顆半星, 需時2.5小時。
當天9:30am在荔枝角港鐵站A出口外集合
在長沙灣廣場巴士總站候車
72 號巴士10:00am開車
10, 到達石梨貝水塘站車程約十多分鐘.
10:15am起步走長源路往九龍副水塘
行走10分鐘即到達九龍副水塘主壩
九龍副水塘
九龍副水塘主壩及溢洪道
經九龍副水塘往九龍接收水塘
繼續走長源路往九龍接收水塘
10:37am到達往九龍接收水塘的岔路口
往九龍接收水塘的步道入口
九龍接收水塘的步道~緩跑徑
20, 沿九龍接收水塘緩跑徑前行
九龍接收水塘
接收水塘旁往石梨貝水塘步道入口
往石梨貝水塘步道
這是一段約350 米的步道
11:15am到達石梨貝水塘主壩
石梨貝水塘主壩
在主壩上觀景
在主壩上打卡
留下美好回憶
30, 石梨貝水塘一角
石梨貝水塘水掣房及引水道
離開主壩沿緩跑徑往金山路
與彌猴同坐欄杆上
40, 麥理浩徑第六段經過金山路
沿金山路上行往家樂徑
金山家樂徑牌坊下留影
11:50 am起步行走金山家樂徑
郊遊徑以上坡樓梯為主
若逆行郊遊徑,可變為以下樓梯為主.
經石梨貝水塘引水道下游的瀑布
繼續沿金山路上行往家樂徑11:46am到達金山家樂徑入口牌坊
金山家樂徑
位於金山郊野公園內, 全長1公里, 沿途有樹蔭, 以上坡樓梯為主, 是一條老少咸宜的郊遊徑, 沿途可飽覽九龍水塘風光, 遠眺大帽山。
出口處接金山路,左後方有涼亭.
12:22pm 到達家樂徑出口
一公里的家樂徑用32分鐘完成.
隨後經地圖板和告示板左轉
60, 沿金山路下行經標距柱M119
沿金山路下行經郊遊地點
經金山路旁的麥徑標距柱M118
經金山家樂徑入口處的木牌坊
沿金山路下行經標距柱M117
沿金山路經標距柱M117旁休憩處
九龍水塘
九龍水塘是香港在九龍半島興建的首個水塘, 於1901至1910 年間興建,徹底解決了九龍居民的食水問題, 從此無需再食用井水及地下水。九龍水塘是香港興建的第四座水塘, 有五項歷史建構物已列為香港法定古蹟。
九龍水塘弧形主壩及水掣房
九龍水塘旁的涼亭及樹木研習徑牌坊
九龍水塘及弧形主壩一角
70, 九龍水塘水掣房
九龍水塘主壩和水掣房己列為香港古蹟
九龍水塘主壩續接金山路
經金山路麥徑標距柱M116
連接九龍水塘和九龍副水塘的溢洪道
金山路路口就是金山郊野公園入口
金山路路口對面是獅子山郊野公園
13:04pm到達巴士站, 結束行程.
80, 乘13:26pm的巴士到長沙灣總站
返回長沙灣廣場午餐~溫馨的時刻.
留言
張貼留言